欲樂,莫過於善



 


 














欲樂,莫過於善



宋太宗時期,
有人上奏說在汴河從事水運工作的官吏中,
有人私運官貨到其他地方賣,影響到周圍的一些人,
眾人頗有微詞。

聽了這話,太宗向左右說︰
「要將這些吸血鬼完全根除,實在不是容易的事,
這就像以東西堵塞鼠洞一樣無濟於事。
對此,不可以過於認真,
只須將有些做得過分、影響極壞的首惡份子懲辦了即可。
如有些官船偶有挾私行為,
只要他沒有妨礙正常公務,就不必過分追究了。
總之,這樣做也是為了確保官運物質的暢行無阻呀!」

站在一旁的宰相呂蒙正也表示贊同,他說︰
「水若過清則魚不留,人若過嚴則人心背。
一般而言,君子都看不慣小人的所作所為,
如過分追究,恐有亂生。
不若寬容之,使之知禁,這樣才能使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從前,漢朝的曹參對司法與市場的管理非常慎重,
他認為在處理善惡的執法量刑上應該有彈性,要寬嚴適度。
緊謹慎從事,必然能使惡人無所遁形。
這正如聖上所言,就是在小事上不要太苛刻。」


呂蒙正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他素以不喜歡與人斤斤計較而出名。
他剛任宰相時,有一位官員在簾子後面指著他對別人說︰
「這個無名小子也配當宰相嗎?」

呂蒙正假裝沒聽見,大步走了過去。
其他參政為他忿忿不平,
準備去查問是什麼人敢如此膽大包天,
呂蒙正知道後,急忙阻止了他們。

散朝後,
那些參政還感到不滿,後悔剛才沒有找出那個人。
呂蒙正對他們說︰
「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就一輩子也忘不掉。
這樣的話,耿耿於懷,多麼不好啊!
所以千萬不要去查此人姓甚名誰。
其實,不知道他是誰,對我並沒有損失呀。」

當時的人都佩服他氣量大。


做人做事還是寬容些好,
我國有句古訓︰「欲樂,莫過於善。」
這裡的善就包含了寬容和豁達的意思。
寬容和豁達是聯繫社會的金鏈,
只有寬容,才能讓所有的人和諧共處。


§逸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燕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