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壹~人事篇&談德行》~ 分享



 

 


 




 


























 


釋證嚴靜思語即境答~談德行~

 


什麼是『德』呢?


德是有志於道;於內心下功夫而行諸於外,


謂之『德』。譬如走路、行儀.......,


都可表現出一個人的『德相』來。


因此,德也是一種自我教育,


是內心的梳理、表現在外的行為規矩。


 


『怎樣穿衣服才好呢?』


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


也可以表現我們的氣質


什麼身分,什麼年紀,什麼情境,


都要合乎自然的穿著才好。


穿衣服要順其自然才美;


如果太牽強、不自然,就不美


 


『什麼叫做造口業?』


所說的話句句皆實話,所說的事完全負責任,


就稱做『正語』;反之,則是造口業。


開口動舌無不是業,欲不造業,


必須以無漏智慧來攝受口業。


玩笑話語或是取笑別人,


也會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


和與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


所以身行不可違背生活禮節。


對人粗聲粗氣,妄言、绮語、兩舌,


這都是在聲中造業,也就是造口業。


 


『為什麼有的人對熟人比陌生人,


反而顯得禮貌不周』?


彼此不熟識時,大家都客氣相待,


講究客套與禮節;等到彼此相處日久,


互相熟悉後,就『熟不拘禮』,


不再講求禮節。


因此有人說:『恨由愛起。』


因為不熟悉時彼此客氣相待,並相敬相愛;


等到彼此熟識,客套禮節漸失,


就會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所以,


我們要永遠保持最初相識時的客氣態度,


才是待人處世之道。


 


『生起分別心?』


證嚴法師言:回到大陸探親,


大家要心存虔敬的平等觀和道德觀,


不要去傷人家的心,也不要去刺人家的眼。


那種清貧生活我們也曾經走過,


難道大家都忘了嗎?


如果禁不住就自我炫燿


不但傷害大陸同胞,也傷害我們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飛燕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