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心 見 性
外在的環境對人的引誘很大,漸漸使眾生失去本性,不知不覺把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應遵守的基本原則忘得一乾二淨,甚至從事違背道德法律的事,讓原本純樸的社會,遭到不可避免的災害。
『修行』
就是教我們恢復本心本性
如想從佛法中刻意要求高深的道理
反而無法可得
外在一切是是非非,都是人心造的,就像人們心中的寶珠,對這顆寶珠來說,它本身只不過是各類不同質的石頭之一而已,並不清楚自己在市場上,人們心中的價值?殊不知,寶珠自己不會說「我是寶珠」。
它的價值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而重要的是無論因時、因地、都由時、地不同的商人為「寶珠」訂價,然而它的身價標準才在人的面前公開,而後再由一些追逐浮華者應和其身價。
人類在追逐浮華下,常常忘記,人的內在就有一顆最好的寶珠…心。
如使這顆心光芒四射、耀眼燦爛,才是佛法教人追究竟的目的唯眾生多愚昧,心喜外緣,胡作非為。故愈做愈不如意順遂。如能以恢復本心本性來替代外緣的追求人類就能得到真正的寶珠…自由自在。